|
|
行業資訊 |
政策暖風頻吹融資擔保業 促進其健康成長 |
|
發布人:蔡艷 發布時間:2015-02-06 點擊數:1282次 【字體:大 中 小】 |
|
導讀:剛剛過去的2014年,政策暖風頻頻吹向融資擔保行業,在促其健康成長的同時, 也不啻利好了廣大中小企業。
融資難是阻礙中小企業發展的首要因素,此間,既有企業自身綜合實力弱的問題,也有政策和市場環境的問題,如銀行為規避信貸風險,即使對市場前景很好的中小企業也往往難以提供貸款支持,其中一大原因就在于企業不能提供符合銀行要求的抵(質)押物。
其實,中小企業要想走出這一尷尬處境并非全無辦法。比如,通過融資擔保來化解難題就很值得一試,它是指擔保機構為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向外部融資提供一般連帶責任保證,當借款到期,中小企業還款有困難時,由擔保機構履行代償責任。值得一提的是,剛剛過去的2014年,政策暖風頻頻吹向融資擔保行業,在促其健康成長的同時,也不啻利好了廣大中小企業。
政策暖風頻吹
去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金融服務“三農”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鼓勵組建政府出資為主、重點開展涉農擔保業務的縣域融資性擔保機構或擔?;?,支持其他融資性擔保機構為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提供融資擔保服務”,“推廣以農業機械設備、運輸工具、水域灘涂養殖權、承包土地收益權等為標的的新型抵押擔保方式”。
7月,銀監會發布《關于促進融資性擔保機構服務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促進融資性擔保機構規范經營,提高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的服務質量;推進再擔保體系建設,形成有利于融資性擔保機構服務小微企業和“三農”的機制和環境;深化銀擔合作,加大融資性擔保機構服務小微企業和“三農”的力度以及營造良好環境,支持融資性擔保機構服務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
此外,中國融資擔保協會牽頭制定的《融資擔保公司信息披露指引》(征求意見稿)于2014年進行座談與修訂工作,以期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引導擔保公司規范運營。
在12月18日召開的全國促進融資性擔保行業發展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發展融資擔保,破解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而在前期召開的2015年全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會上,銀監會主席尚福林也指出,要加強融資性擔保公司管理,促進建立政府支持的融資擔保和再擔保,完善風險分擔機制,發揮低費擔保導向作用。為此,建議監管部門、銀行和融資擔保機構加大合作,銀行要主動作為,以低費擔保為導向,建立銀擔合作和風險分擔新機制。
可以說,通過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條例,融資擔保行業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政策關注,發展的配套制度日趨完善,于進一步發揮其對于中小微企業與“三農”的支持作用十分有利。
業內人士指出,中小企業由于沒有或缺少抵(質)押品,獲得銀行信貸支持的難度較大,擔保機構雖然也要求企業落實反擔保措施,但他們對反擔保資產的要求比較靈活,除了不動產外,未上市公司股權、專利、機器設備等都能作為反擔保資產,因此,擔保機構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而且,融資擔保的形式多樣,企業選擇面廣,易于從中挑出適合自己的那一款。
企業要獲得融資擔保,也得符合一定的基本條件,才能得到擔保機構的青睞:
首先是在信用方面,企業實際控制人應當講誠信,個人信用記錄良好,無不良嗜好,且企業本身沒有任何不良信用記錄,并有良好的管理,包括信用管理、生產經營管理、銷售管理和財務管理,能確保企業穩定經營,健康發展。
其次,企業的產品已經成型,有一定的生產能力,能夠穩定生產,同時產品或服務已經為市場所接受,具有一定量的訂單合同。
第三,企業已經開始盈利,并有較高的盈利能力。此外,企業應當有較為充足的抵(質)押物,可以是房產、土地、或第三方保證等,且抵(質)押物的權屬清楚,手續完備,變現程度高,并且借款用途合法合理。
來源:上海金融報
|
|
|
|
|